影评这部不能评论的电影其实还不错

纵观世界历史,不能直呼其名有两种情况。第一种是中国古代的避讳制,碰到某些皇家就得讳过去,文人也得臣服政治权力的威严;第二种是欧洲的贵族传统,如《堂吉诃德》中写到“这位忠实的侍从猛然一跳——请原谅,我不能冒昧地直呼此物之名—却跳到了犬类的遗留物上。”无非是桑丘踩到了狗屎,但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。近来上映的某部排片45%,却无法打分和评论的电影,或许这两种情况兼有,观众的心理预期无非也只是“RoyalShit”。但是看完后我却觉得,这部电影还不错。对,我说的就是《建*大业》(下文以《建》代指)。

显然,《建》是一部主旋律电影,相比于定位明确的商业片,它的表现形式受到思维形态的限制,然而相比其他有较为明确的思维形态的影片,它所表现的主题的接受程度又更低一些——例如以精准切入点取胜的《湄公河行动》和以小人物悲喜命运为主题的《集结号》都比《建》有先发优势。《建》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上映,身上还肩负着政治使命。这样看来《建》以《集》或是《湄》的方式来表现比较困难(却并非不可能),它需要更为宏大的场面和叙事风格,同时票房数据也得能上个三分钟新闻联播的。

手握不够精彩的大IP的刘伟强(本片导演)选择了一个取巧但危险的办法——号召力不够,小鲜肉来凑。所以《建》基本集齐了大半个娱乐圈的小鲜(腊)肉:朱亚文,欧豪,刘昊然,马天宇,张艺兴,李易峰,白客,董子健,陈晓,宋佳,张天爱,关晓彤,周冬雨,鹿晗,韩庚,张涵予,霍建华,陈赫,陈伟霆,魏晨……这还只是我听说过的。其中很多都是出演过好莱坞大片《长城》、国产青春片标杆《左耳》的名青年演员,演技大家有目共睹。但观众依然对选角产生质疑:这些网络时代电影工业化产业捧红的鲜肉,去演这些打下江山、功勋累累的革命先辈还是过于轻浮,没有资格?

撇开鲜肉问题不谈,这部电影的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。叙事节奏恰当,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南昌起义和三河坝战役作为重点,其余较为重要的事件穿插其中。高视点纵观全局配合蒙太奇剪辑的表现力较强。本片的战争场景:大段大段的爆炸场面,四一二惨案时学生横尸街头的场景,商务印书馆被烧毁的惨状,还有南昌起义时贺龙部队与守城部队的激烈厮杀都还算过关。大部分情节和细节处理符合史实。比如朱德选择请南昌城内军官喝酒并将他们囚禁来削弱守备力量,其余部队较为顺利只有贺龙部受到激烈反抗,三河坝战役中留下掩护大部队的代理团长蔡晴川……本以为是编剧根据想象添加的情节,细查之下却都是有记载的。画面还算讲究:瓢泼大雨中地上被踩碎的眼镜,逐渐被火苗吞噬的写着“打倒反动派”的报纸,游泳刚上岸给周一个湿漉漉的拥抱的毛泽东,看到死去的昔日同学说了一句“黄埔军校的厚葬”的钱大钧——这些细节试图填补空洞的革命口号、走马灯式闪过的历史事件、狂轰滥炸的特效镜头的间隙。

但是演技问题依然是这部电影的软肋——全员普通话让人分分钟出戏。毛、蒋、周等一口普通话实在让人很难产生历史代入感。而一些不地道的方言和腔调,如粟裕的北京话、汪精卫的娘娘腔让人尴尬癌都犯了。演员不会说台词,关晓彤饰演的邓颖超说话总像是被老师罚背课文的初中生;朱毛井冈山会师两个人发的感慨仿佛在做思修Pre。不过,幸运的是:作为一部粉丝电影,火爆的小鲜肉们都只出现了一分钟,没有太多发挥演技的空间。

同时这部电影在宏大叙事和细节中挣扎:例如在南昌起义当夜根本没有给老百姓一个镜头,全城到处都在轰炸。仿佛老百姓早就知道要起义,躲在地下室安安稳稳地睡觉,然后ccp一取胜大家都出来欢呼。对无关细节的迷恋却又让人感到不知所云,一些情节在历史中或许很重要,但是在电影中似乎离题万里。

其实我还是有点同情这部电影的。《建》最近突然成了被告方,在票房上也被《战狼2》搞得元气大伤。但其实我们对待小鲜肉不必那么紧张,作为**三部曲的最后一部,《建》并没有突破依靠明星的模式,只是观众再也没兴趣数星星罢了。一听小鲜肉就狂打低分,怕是弄错了靶子,搞错了性质。小鲜肉消费观众的模式能持续多久尚无定论。不过流量用完的一天总会到来,到那时这部电影的成功与否自会重新评判。

我认为真正值得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白癜风治疗费用
北京哪家医院能看好白癜风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fulankelinzc.com/djyp/417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热点文章

    • 没有热点文章

    推荐文章

    • 没有推荐文章